原文链接: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05535840082163192
摘要:本论文将以跨国生产体系供应链(Global Product System Supply Chain)为具体案例,探讨经济运行中的一个协同与合作问题。首先,本论文具体描述了跨国生产供应链中的某种经济现象,并解释了其中存在的协同困境。随后,以文献综述的形式,回顾了已有的解决困境机制的研究成果,并讨论了其局限性。最后,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四种新的初步方案,以促进供应链合作问题中的协同与合作。
关键词:供应链 信息 协同合作 生产体系 合作困境 企业运营 区块链技术
一、引言
随着二战以来国际形势的发展,资本主义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即垄断资本主义。垄断组织通过资本输出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扩大到原殖民地与半殖民地国家,对发展中国家进行直接投资,与此同时发达国家间的大型企业结成卡特尔等组织,形成跨国生产体系。跨国生产体系使得传统的垂直分工体系进一步深化。与此同时,跨国企业资本输出实现了世界范围的生产国际化和社会化,跨国生产体系加强了世界各国的相互依赖及各国对国际分工的依赖。
跨国生产体系的分工不同,部分地区的分部主要负责劳动密集型生产、低附加值型加工、运输,而另一些地区的分部主要负责仓储、高附加值型加工、销售、核算等,从而突出分工专业化生产的优势。分工过后,需要这些不同地区的公司在同一个生产组织内密切合作,以达到最高的生产效率。信息共享是实现供应链合作协调和高效运作的关键要素之一。然而,由于涉及多个国家和组织的跨国、跨企业性质,信息共享在跨国生产体系供应链中面临着一系列的合作困境。本文通过综合分析相关文献,旨在深入探讨跨国生产体系供应链中存在的信息共享合作困境,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二、对经济现象及困境的详细描述和分析
(一)经济现象及困境描述
在跨国生产体系供应链中,存在一个协同困境(Coordinative Dilemma),即信息共享困境。一个跨国生产体系供应链通常由多个独立的企业或组织组成,涉及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生产、运输和销售环节。在这样的供应链网络中,每个组织都持有一些关键信息,如需求预测、库存水平、生产计划等。然而,由于竞争和商业机密的考虑,组织之间往往不愿意主动共享这些信息,导致信息的不对称和局部优化。事实上,信息公开和顺利交流能够让合作效率大幅提高,减少效率的系统损失,促进生产活动的专业化、分工化。反之,由于参与方之间的信息沟通不畅以及低信任程度,更大程度地阻止了合作的顺利进行,从而导致每个企业在决策中都存在盲目性和保留性,引起实际上的生产能力过剩,使得当前的供应链远远没有达到其理论可以达到的最高效率。与此同时,在供应链中,各个参与方各自面临着风险,如市场需求波动、原材料价格波动等。然而,由于缺乏有效的合作机制,参与方往往难以共同分担这些风险。例如,制造商可能会面临过剩的产品库存,而分销商则可能因市场需求下降而面临积压的库存。综上所述,这就构成了一个协同困境:每个组织都可以从共享信息中获益,但担心当自己公布了过多真实信息而对手没有对应公布相应的消息或提供虚假信息时本身的利益会受损,因此不愿意主动分享信息,导致整个供应链的效率和绩效受到损害。
(二)困境具体分析
在跨国生产体系供应链中,信息不对称是信息共享合作的一大困境。跨国生产体系涉及多个国家和组织,每个参与方拥有不同的信息和利益,导致信息不对称现象。这会导致合作伙伴之间缺乏互信和共享信息的意愿。例如,供应商可能不愿意分享其供应链的细节,因为他们担心这些信息可能被竞争对手利用。
知识保护是跨国生产体系供应链中的另一个合作困境。跨国生产体系在供应链中积累了大量的专有知识和技术,但同时也面临着知识泄露和侵权的风险。因此,公司在共享信息时需要考虑如何保护自身的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
最后,跨国生产体系供应链涉及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组织,文化差异是信息共享合作的另一个挑战。文化差异包括语言、价值观、沟通方式等方面,可能导致误解和合作困难。例如,某些文化背景下的员工可能不愿意分享个人经验和知识,或者可能存在不同的工作优先级和时间观念。
三、已有解决困境机制及其利弊综述
在经济学文献中,研究者已提出了多种解决跨国生产体系供应链信息共享困境的机制。以下是关于一些主要的机制及其局限性评价的文献综述:
(一)机制综述
在学术界和实践中,已经出现了一些解决供应链合作问题中协同困境的机制。已有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点是建立合作伙伴之间的互信和透明度。Richey(2010)最早在Journal of Business Logistics指出,在信息共享合作中,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制定明确的合同和协议、共同制定信息共享政策等措施,有助于减轻信息不对称问题。同时,采用适当的技术和工具,如供应链管理系统和数字化平台,可以促进信息共享和协同。[1]此后许多经济学家以此为方向,多次引用上述论文并提出了一些具体的解决方案。
其中,影响力最大的文献莫过于Botsman于2014年发布在Harvard Business Review上的Beyond zipcar: Collaborative consumption。Botsman(2014)提出平台设计机制适合应用于信息共享平台。其中谈到,这些机制通过引入奖励机制、信誉评价体系和强化合作规则等方式,鼓励参与者进行协同合作,从而提高参与方之间的信任程度。[2]对此,Parker(2016)做出了进一步的阐释,指出维持信用在商业市场上的激励作用是相当大的,而平台设计机制可以达成这项目标。[3]例如,平台可以建立评级和评论系统,鼓励供应商和消费者之间的互动和信誉建设,使公开信用体系成为组织履行合作义务的激励。其次,Teixeira(2019)设计出合作契约机制,其旨在建立参与者之间的契约关系,确保合作行为的稳定性和可预期性,使企业的核心利益得到契约保障,如建立明确的知识保护合约,包括合同条款、保密协议和知识产权注册。或者,公司可以选择与合作伙伴签署短期合作协议,并在合作协议中明确规定知识共享的范围和限制。[4]再次,Chen(2019)认为通过建立数据共享机制,并利用数据分析技术,可以改善信息不对称问题。供应商和消费者可以共享相关数据,并通过数据分析来获得更准确的信息,以支持决策和合作。[5]此外,Li(2019)主张社交影响和共享文化机制也值得研究者广泛关注,他认为这些机制可以促进差异地区与文化在工作上的融合,通过社交网络和文化共识来促进协同合作。在信息共享合作中,应该使用多语言支持和翻译服务有助于促进有效的沟通和交流。企业还可以通过组织文化培训、构建多元化团队和经常开展跨文化合作项目来增强文化的融合和理解。[6]
(二)局限性评价综述
然而,这些解决困境机制仍存在一些局限性。首先,Harami(2016)在对于Botsman的平台设计机制的进行研究后,得出了在Botsman的理论框架下的平台运行往往需要平台管理员(Administrator)的强制执行,而管理员的诞生本就有偏颇性,不能充分建立信任,因而在实践中难以落地的结论。[7]其次,以Teixeira设计的合作契约机制依赖于完善的法律和契约执行机构,而由于国际间存在相应法律体系的缺位、主管部门体系构建不完善、发展中国家政府不发达等等问题,在跨国共享经济和跨国生产要素市场中缺乏有效的法律框架和监管执行主体。[4]再次,数据分析技术的模型如何建立属于一个技术性难题,在目前的学术界还没有达成一致共识。[5]最后,Li提出的社交影响和共享文化机制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协同合作,但其效果仍受到参与者个体行为和文化背景的影响,文化认同难以在短时间内形成。[6]
(三)小结
跨国生产体系供应链中的信息共享合作困境是一个复杂而严峻的问题。然而,通过设立信用体系和监管平台、制定明确的合同和政策以保护知识产权、解决文化差异等措施,可以克服这些困境。技术的应用也能促进信息共享和协同。尽管如此,现有的解决机制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进一步的研究可以探索更多创新的解决方案,以实现跨国生产体系供应链中信息共享合作的最佳效果。
本文献综述提供了关于跨国生产体系供应链中信息共享合作困境的相关理论和实证研究,可以作为进一步研究和解决这一问题的基础。
四、提出创新性方案
根据已有的综述分析后,经过对于相关知识的阅读研究与思考,笔者认为除了上述机制,还有一些新的想法可以尝试缓解供应链信息共享困境:
(一)中立供应链会员协会
由跨国生产体系供应链涉及到的各个企业或组织牵头,建立一个中立的供应链会员协会,下设信息共享平台站点,由独立而专业的第三方机构负责收集、整合和分发供应链相关的信息。平台管理的行政权力交由会员企业或组织轮流享有,或者由民主选举产生,这样可以使平台成为各组织相互权衡的场所,创造一个供应链上游到下游各部分公开交流的渠道,解决组织间的不信任问题,保护商业机密,并提供透明和公正的信息共享环境。
(二)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去中心化机制
相比于传统的网络,区块链具有两大核心特点:一是数据难以篡改、二是去中心化。基于这两个特点,区块链所记录的信息更加真实可靠,可以帮助解决人们互不信任的问题。具体到本论文所谈论的问题,区块链技术的去中心化特点可以为跨国生产体系信息共享平台提供相较传统手段更加公平、透明和可信的环境,从而解决协同困境。与此同时,区块链技术可以提供参与者的匿名性和数据的安全性,从而增强参与者的信任感和参与动力。
然而,基于区块链的去中心化机制同样面临一些挑战和限制。首先,区块链技术的扩展性和性能问题需要进一步解决,以满足信息共享平台的大规模应用需求。其次,区块链技术的法律和监管环境仍然不完善,需要建立相应的法律框架和监管机制。[8]
(三)智能合约
智能合约是一种自动执行的合约,其中规定了参与方之间的权益和义务。通过采用智能合约,可以降低合作中的不确定性,减少合作风险,并实现自动化的合作流程。智能合约还可以帮助各方在合作中更好地协调和监督彼此的行为 [9]。
更进一步,智能合约和区块链技术的有机融合可以成为一套“组合拳”,为信息共享数字平台经济中的合作提供技术支持。区块链技术的去中心化和不可篡改性质可以增强交易的可信度和安全性,从而促进参与方之间的合作。智能合约可以自动执行合作规则和契约,减少合作中的不确定性。这两项技术的结合可以使合作的执行排除人为因素,得到技术性保障。
(四)信息共享文化和合作精神
各个企业应该致力于培养组织间的信息共享文化和合作精神。通过教育和培训,加强组织成员对信息共享重要性的认识,提高他们的合作意识和能力,使信息共享成为一种习惯和价值观。
五、总结
跨国生产体系供应链中的信息共享困境是一个实际存在的协同问题。经济学文献提出了多种解决困境的机制,包括合同设计、激励机制、信息技术支持和合作伙伴选择。此外,新的想法如数据会员协会、基于区块链和智能合约技术的合作机制和信息共享文化也可以为解决该问题提供新的视角和方法。
参考文献:
[1] Richey, R. G., Roath, A. S., Whipple, J. M., & Fawcett, S. E. (2010). Exploring a governance theory of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Barriers and facilitators to integration. Journal of Business Logistics, 31(1), 237-256.
[2] Botsman, R., & Rogers, R. (2014). Beyond zipcar: Collaborative consumption.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92(1/2), 30-31.
[3] Parker, G. G., Van Alstyne, M. W., & Choudary, S. P. (2016). Platform revolution: How networked markets are transforming the economy and how to make them work for you. WW Norton & Company.
[4] Teixeira, R. (2019). Sharing economy and collaborative consumption: A systematic review of the scientific literatur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Research and Public Health, 16(17), 3115.
[5] Chen, L., & Wei, K. K. (2019). Platform governance, user response, and value co-creation: A review and research agenda. Journal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34(3), 195-209.
[6] Li, W., & Chen, M. (2019). Sharing economy and its influence on consumer behavior: 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a ridesharing platform. Sustainability, 11(16), 4352.
[7] Hamari, J., Sjöklint, M., & Ukkonen, A. (2016). The sharing economy: Why people participate in collaborative consumption. Journal of the Association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67(9), 2047-2059.
[8] Butkevičienė, E., Gadeikytė, R., & Rutelionė, A. (2020). Key success factors of the sharing economy: A systematic literature review. Sustainability, 12(18), 7699.
[9] Wu, D., Zhao, X., & Zhang, X. (2021). Enhancing Supply Chain Collaboration through Relationship Management: A Literature Review and Future Research Directions. 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 132, 444-456.
2023.6.4